妇女更年期“潮热症”的针灸治疗

更年期或称围绝经期,是女性卵巢功能从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多数女性可能在50岁左右出现。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常见的症状有月经紊乱和绝经,出现情绪不稳定、失眠等精神神经症状,生殖器官萎缩和第二性征退化,骨质疏松等。潮热、出汗是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所以有人称之为“绝经期潮热症”。它是伴随女性绝经期而出现的一种血管运动性发热,与激素失调有关。本症可与更年期综合征并存,也可单独出现。

更年期潮热症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发热,体温通常不超过 38.5℃。患者常诉热感起自胸肋,迅速弥漫到头颈及面部,皮肤发红,随之出汗,汗出热止。有时烘热扩散到全身,持续数秒至数分钟。潮热时伴有胸闷、气促、心悸,甚至出现短暂血压升高。

本症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女性进入 50 岁以后,卵巢老化,不再排卵,出现月经终止。绝经后卵泡分泌的雌二醇不再生成,这种雌激素平时通过中枢神经介质调节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因雌激素水平骤然减少,导致体温调节发生紊乱和障碍,引起血管运动性发热。

本病归属中医“绝经前后诸证”范畴。本病的病机多因肝肾亏虚,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冲任虚损所致。本症的治疗可酌情选用以下疗法:①针灸。主穴:大椎、风池、曲池;膈俞、肝俞、肾俞;气海、血海、三阴交;合谷、复溜、太冲。每日或隔日1次,行平补平泻手法,10次为1个疗程。②中药辨证施治。麦斛地黄汤加减:麦冬 15g,石斛 15g,生地15g,淮山药15g,山萸肉15g,牡丹皮10g,茯苓 12g,泽泻 10g,黄芪30g,太子参 20g,地骨皮 20g,淡竹叶 6g。临床观察表明,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配合精神疏导和情绪调节,畅达情志,避免忧郁、焦虑、急躁情绪,加强体育锻炼,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增强体质,症状会逐渐减轻痊愈。

0
分享到:
没有账号?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