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股骨头坏死之证必须治病求本,升脾阳,补肾阳,温阳通络,扶正祛邪,以微通法、温通法并用,以艾灸、火针的温热功效振奋经气,激发阳气。基础针方:椎8,肾8(灸),环中至昆仑火后毫或直接毫火,大扶正,病灶关节部位(髋关节)火针密刺后毫针密刺或直接毫火密刺。火针密刺时,火针一定要烧红(温度达500℃以上)进针,才能达到温阳化瘀、祛滞除痹的作用。针方中椎8主要用于配合治疗,远端取穴,上下呼应。肾8(灸)可温阳益肾、壮骨生髓,调整肾功能以主骨生髓。艾灸的温热功效,可疏风散寒祛湿、温经通络,使邪气发散,激发人体阳气以御外邪,同时振奋人体经气,提高人体正气,扶正祛邪。环中穴必须施以3寸毫火(弥补火针的长度不足),对祛除症状、缓解疼痛作用明显。病灶部位火针密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后还要毫针密刺,火针后毫火密刺的疗效最为突出,这种扎法只适用于病灶(髋关节)部位,可加大刺激量,使治疗深度加深、力度加大。
火针以其温热功效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祛风散寒、消炎止痛,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积极有效、不可或缺。同时火针的应用也突出了温通法的特色,彰显了温通法的威力。大扶正可疏肝健脾、理气养血、补益后天之本、提升人体正气,使气血生化有源,提升脾阳,以荣养四肢肌肉,扶正以祛邪。
股骨头坏死之证有着错综复杂的病因与病机,发病过程较为漫长,着应该及早治疗。病程越长,治疗难度越大。只有坚持治疗,相信针灸,相信温通法,医患配合,才可能战胜顽疾。
病案举隅
【病案一】
患者,女,45岁。左髋部疼痛多年,逐年加重,近1个月疼痛加剧,走路困难,跛行,上下楼疼痛加剧,左下肢屈曲、外旋动作困难,夜间痛甚。骶髂关节分离试验(4字试验)阳性,经西医检查确诊为“股骨头坏死”,并建议行关节置换术。患者选择保守治疗,遂来就诊。治以疏经通络,活血化瘀,温阳除痹。针方:椎 8,肾8(灸),左侧环中至昆仑火后毫,右侧委中至昆仑,大扶正,左侧髋关节火针密刺然后毫火密刺。五诊后患者症状有所缓解,夜间疼痛减轻。十诊后患者症状减轻,夜间疼痛消失。治疗 1 个月后,患者髋关节疼痛消失,跛行消失,行走、上下楼左髋部无疼痛。连续治疗3个月,患者所有症状消失。又巩固治疗 1个月,结束治疗。火针属于温通法,能够温通经络、运行气血,加之局部毫火密刺,可起到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火针与毫火的热功效直接作用于病灶可疏经通络、活血化瘀、除痹祛邪、促进局部气血循环。气血旺,筋骨壮,故能根治此证。
【病案二】
患者,女,55岁。两髋关节劳累后偶酸痛,经西医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来我处治疗。
治以疏经通络,活血化瘀,温阳除痹。针方:肾8(灸),两髋关节直接毫火,委中至昆仑。治疗1周后,患者症状消失。又连续治疗10 天,结束治疗。多年后回访,症状未再复发。本例患者治疗及时,加之火针与艾灸的功力强大,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起到关键作用。
【病案三】
患者,男,65岁。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髋部疼痛,未予治疗。
1 年前症状加重,久行、久立后疼痛加剧,痛感向下放射至膝关节,严重时会出现短时间跛行,右下肢屈曲、外旋时疼痛加重,外贴膏药和口服塞来昔布等药物疗效欠佳,骶髂关节分离试验(4字试验)阳性,西医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遂来就诊。中医诊断为骨痹,肝肾亏虚型。
治以温阳益肾,疏经通络。针方:椎8,肾8(灸),患侧髋关节火针密刺后毫针密刺,右侧环中至昆仑火后毫,左侧委中至昆仑,大扶正。针灸治疗 10次后,患者疼痛症状较前明显改善,继续治疗 20天,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嘱患者避免髋关节负重活动3个月,定期复诊。火针的温经通络功效和毫针的舒筋活血功效均加强了病灶部位的气血循环,气血足则荣骨。
【病案四】
患者,男,39岁。左髋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4年余,右髋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1年余。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髋部疼痛,伴轻度活动受限,有饮酒史,西医检查诊断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经药物治疗,症状未好转,疼痛逐渐加重,跛行。近1年右髋关节也出现了疼痛,活动受限,且逐渐加重,遂前来诊治。中医诊断为骨痹,气滞血瘀型。
治以疏经通络,活血化瘀,温阳除痹。针方:大扶正,肾8(灸),环中至昆仑,病灶局部火后毫与毫火密刺交替使用。治疗 10次后,患者双侧髋部疼痛均有缓解,右侧为著。火针与毫火、毫针起到了疏经通络、舒筋活血、化瘀止痛的效果。继续治疗10次,患者双侧髋部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跛行步态有所改善。连续治疗2个月后,患者自觉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巩固治疗1个月,患者髋关节活动自如,步态正常,结束治疗。艾灸与火针在治疗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尤其是火针的强大功效直接作用于病灶,疗效显著。
附:三通法的内涵
贺氏针灸三通法由微通法、温通法、强通法组成。在临床上这三种方法辨证施治,综合使用,灵活运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微通法
此法是以毫针为工具的治疗方法,应用的范围最多也最广,是针灸治病最主要的方法,也是针灸的灵魂。微通法也是以通为手段,以调为目的,此法贯穿于临床辨证施治的始终。通调经脉血气,和阴阳、复气机运行之常。《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顺逆,出入之会。”
微者,小也,细也。毫针,古人称为微针、小针,也是针灸临床使用最普遍,最多的针具。微通法除了因毫针命名之外,微通法的“微”字还有更深刻的意义。
(一)“微”字在针灸手法上要有更深更高的要求
应用毫针,从持针、针刺至出针都非常注重运用正确的针法与手法,这就要求做到意法同时,即针刺瞬间,心中要有对患者,对病情的认识,要有整体观、大局观,进针同时要有目的性,要有自信心。
(二)手法要轻微
下针要稳、准、柔,不要产生瞬间的强烈刺激,追求徐徐而来的针感。《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三)有微调之意
用毫针微调经气,好比小河之涓涓细流,如微风拂面,这种针感来自深厚的功力。这种微调,是为了调动人体自身的经气,使之振奋,提升自身正气,以祛邪气。这也是针灸的最高境界。
(四)配穴精妙
微通法的“微”字,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配穴微妙,四诊八纲,辨证施治,合理配穴少而精。配穴要有大局观,整体观,既有对局部病灶的直接治疗,也要有远端配穴的遥相呼应。其目的就是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或迫邪外出。
总之,微通法是针灸治病最根本的方法,是几千年来流传至今的祖先智慧的结晶。
二、温通法
温通法是以火针、艾灸为手段的治疗方法。
(一)温通法·火针
谈到“火针”,必须说明一下,贺老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挖掘整理火针,当时没有临床资料,没有案例,只是根据古籍医典文献的记载,凭借执着的意志与顽强的信念,成功地挽救了几近失传的火针。火针的出现极大地扩展了针灸的治疗范围,火针对一些顽症有非常明显的疗效,对于一些难治之症,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疗效,对维护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火针,古代称为“燔针”“焠针”“白针”“烧针”。火针本身能达到针和灸的双重作用,既对穴位有微通的作用,又有助阳祛寒的功效。而人体又是喜温恶寒的,《素问·调经论》中指出:“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血气遇寒则凝而不通,借助火热得温而通。”
火针被挖掘整理和使用,如今已过了五十多个年头,这期间又经临床反复论证总结,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使用方法,操作规程也已完善。火针的适应证已经系统化、细节化、标准化、科学化。火针的出现,使得一些难以治愈的疾病都迎刃而解,比如痹病(尤其是类风湿)、静脉曲张、带状疱疹,包括各种囊肿、结节、肿瘤等占位性病变。
(二)温通法·艾灸
灸法是国之瑰宝,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千锤百炼,反复实践总结出来的。艾灸是利用艾草的温熏作用来达到健身治病目的的一种疗法。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仍以顽强的生命力继续为人类健康服务。
艾灸的温热刺激能够温经通络,以阳助阳,能激发人体经脉的阳气,启动下焦命门之元阳真气,使血气调和,经脉通畅,并调整脏腑功能活动,灸法最突出的功效就是温经散寒,扶正祛邪,因此艾灸最适合虚证、寒证。
针和灸是两条腿,缺一不可,火针和艾灸是针灸疗法中不可或缺的方法。温通法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软坚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现代医学已经证明,温通法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对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等系统均有调节作用。
三、强通法
强通法,即放血疗法,又称“刺络疗法”。《灵枢·小针解》:“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是指祛除恶血,以达祛瘀滞、通经络的目的。强通法的“强”字有勉强、强迫的意思,又有强大有力的意思,此法犹如河道阻塞,水流受阻,令疏浚其道,强令复通,故曰“强通”。刺血疗法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医药的重要部分,是蒙医、藏医等经常使用的方法。放血疗法之所以有效,关键在于它能迫血外泄,祛瘀通闭,使邪随血出,气血双调,同时它又能激发经气,使经络畅通,营血顺达,从而达到清热解毒,祛腐生新,醒神开窍,安神定志等多方面的功效。贺老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对放血疗法有很深的研究,从而总结出一整套放血治疗疾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