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为周期性发作的半侧头痛,包括西医学所言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本病好发于女性,以青春期为多见。其主要特点是发作性剧烈头痛、大多数局限于单侧,常伴有视觉异常、恶心、呕吐等症状。
第一方
处方 翳风(双)。
刺灸方法 先将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右手持针沿下颌角与乳突之间进针,向对侧乳突深刺 1.5~2寸,用少提插、多捻转的基本手法,患者应有明显的酸、麻、重、胀感,绝大多数患者针感可放散至咽喉或舌根部,表示针刺深度与角度得当,留针20分钟,其间行针2次。若极少数患者针感不明显,或未放散至咽喉或舌根部,可接G6805 治疗仪,通电后多数均可获得明显针感,再留针20分钟后起针。
临床疗效 本组共150例,治愈 76例,显效56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7.33%。
典型病例 文某,女,49岁,1986年9月3日就诊。患者自述左侧头额部反复发作性疼痛10余年。每在疲劳、情绪激动、睡眠不佳时易诱发,有视觉异常先兆及发作周期,头痛时伴有恶心、呕吐、流泪、面色苍白等症状。查体:慢性痛苦病容,神疲体倦,颅神经检查阴性,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心肺肝脾未见异常。血压 120/80mmHg,脉象弦数,舌苔薄微黄。诊断:偏头痛(少阳经头痛)。
治疗:取双侧翳风穴,依上法操作。第1次针刺后即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共针刺 10次,症状全部消失。追访至今,头痛未再发作。
资料来源 魏凤坡,吴绪平,王亚文.中国针灸,1988,(5):27.
按语 偏头痛属中医学“少阳经头痛”范畴。西医学认为:翳风穴深层组织结构相当于颈上神经节,针刺该穴可直接影响颈上神经节而调整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及时地控制偏头痛发作,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针刺翳风穴获效的关键在于针刺深度和角度:深度为1.5~2寸,角度是向对侧乳突直刺,针感放散至咽喉或舌根部者为佳。
第二方
处方 丝竹空透角孙、足临泣(均双侧)。
刺灸方法 选择午时,根据脑血流图施用不同方法。双侧脑血管扩张型在足,临泣起针后放血,单侧脑血管扩张型在健侧足临泣穴放血。双侧脑血管痉挛型在丝竹空穴起针后放血,单侧痉挛在患侧丝竹空放血。双侧外周阻力增加型,则双侧丝竹空、足临泣全部放血,单侧外周阻力增加只在患侧丝竹空、足临泣放血。
双侧波幅不对称型留针60分钟,不放血。
临床疗效 本组共384例,痊愈 340例,显效26例,无效 18例。典型病例 段某,女,26岁,本院医生。半年来偏头痛,目胀,情绪激动时易发作,发作时头痛不可耐,眠食俱废,久治不效特来求治。脑血流图示双侧脑血管痉挛状态,遂按上法针1次头痛痊愈,脑血流图正常,又巩固治疗1次,随访至今未复发。
资料来源 王继元,中国针灸,1991,(1):25.
按语 血管性偏头痛是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偏头痛。在治疗中重视经脉经气旺盛与衰减,在午时选经择穴,顺势通调。在取穴上,丝竹空是治疗偏头痛之要穴,向上透刺角孙穴,角孙穴乃手足太阳脉交会穴,透刺中间历经悬厘穴,此穴汇集手、足少阳、阳明经之经气,一针透三穴,加强疏通手足三阳经的作用。配以放血可通达疏泻肝胆火炽,对外周阻力增加造成的脉络壅滞,血瘀不通而致的偏头痛有立竿见影之效。足临泣是足少阳胆经腧穴,放血泻之有疏泻少阳风热,引热下行之功,对脑血管扩张型偏头痛有效。
第三方
处方 耳穴:颞、胆、三焦、交感、外耳、神门、皮质下。
刺灸方法 耳郭常规消毒,将准备好的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压在穴位上,用拇、示指对压耳郭,使之产生酸、麻、胀、痛及耳郭发热为度。治疗期间每天按压耳穴3~5次,每次5分钟左右,每隔3~5天更换 1次,6次为1个疗程。轻症两耳交替贴压,头痛发作或加剧时,随时双耳贴压,同时在耳背静脉接近上耳根显露的血管点刺出血5~10滴。
临床疗效 本组32例,痊愈16例,显效8例,有效 7例,无效1例。
资料来源 周鹏临证治验。
按语 本病系由颅内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致,尤其与颞动脉的扩张有关。按经络辨证则偏头痛病位为少阳经经脉循行的部位,故又称少阳经头痛。因风邪侵袭或情志郁结或肝胆热郁火逆,可使少阳络脉壅滞不通,络脉瘀阻而致偏头痛。颞为相应部位取穴。胆、三焦为少阳经脉之主穴,以通络化瘀止痛。神门、皮质下具有镇静、调节大脑皮层功能。交感可调节血管舒缩功能,缓解扩张。外耳为临床经验用穴。诸穴同用,有镇静化瘀、通络止痛之功。疼痛加剧时加耳背静脉点刺放血,疗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