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的针灸治疗方法

黄褐斑是一种皮损表现为淡褐色、黄褐色斑,边界清晰,形状不规则,多对称分布在额、鼻、颧部、眼眶及口唇周围的色素沉着性疾病。本病好发于育龄期妇女,黄褐斑皮损无自觉症状,疾病本身无痛苦和不适,但因生于面部影响容貌,给患者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近年来,针灸作为绿色疗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黄褐斑的临床治疗,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第一方

处方 膻中、中脘、天枢、气海、关元、水道、归来穴,斑块局部区域。刺灸方法 嘱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膻中、中脘、天枢、气海、关元、水道、归来穴均采用0.25mm × 40mm毫针。膻中向上平刺15~25mm,使针感向两侧扩散;中脘、天枢、气海、关元、水道、归来直刺25-35mm,均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局部围刺采用0.18mm× 10mm毫针,在皮损部位即黄褐斑边缘的正常皮肤处,与皮肤呈大约15°角斜刺,针尖均向病灶中心,进针不超过5mm,一个斑片周围依据数量与面积的多少酌情增减针数,不进行提插捻转,留针30分钟。前2周每天1次,每周5次,后6周隔日 1次,共治疗8周。

典型病例 患者,女,49岁,2016年12月6日初诊。3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侧面颊部、鼻翼旁出现褐色斑点,夏天加重,近 1 年黄褐斑颜色变深,范围渐大,部分融合成片,经外用面膜以及内服维生素E疗效不明显。刻下症:面部斑点呈褐色,分布于鼻翼旁至面颊部,形状较规则,边界清(双颊部色斑面积约5cm × 4cm),无瘙痒、疼痛感。平素感疲乏无力,动后尤甚,面色白无华,语声低微,纳食欠佳,夜寐欠安,小便尚可,大便2~3 日一行,排便无力,便质偏干,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黄褐斑(气血两虚证),治以通调三焦,祛瘀消斑。采用“通调三焦针刺法”,配足三里、三阴交补益气血,神门、内关安神助眠,局部围刺活血化瘀,八髎穴通便。前2周每天1次,每周5次,后6周隔日1次,治疗2个月后患者面部斑点边界缩小(左颊4cm × 2cm,右颊约2cm × 1.5cm),斑点颜色变淡褐色,与正常皮肤交界的斑色明显变淡,面色较前红润。

临床疗效 本组共30例,基本治愈 7 例,显效 12 例,好转 9 例,无效 2例,总有效率为93.3%。

资料来源 刘欢欢,倪光夏.中国针灸,2018,38(7):721-722.

按语 倪光夏教授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基础,总结出“通调三焦针刺法”,此法基于《千金翼方》中“三焦闭塞不通……其病面目黧黑”的记载,结合现代理论研究提出三焦通调失司、气血瘀滞为黄褐斑发生的基本病机,通过调理三焦进而改善脏腑功能失调,改善面部色斑,临床疗效显著。

第二方

处方 大椎、心俞、肝俞、肾俞、肺俞、脾俞、色斑局部。

刺灸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选取0.2mm × 13mm一次性不锈钢针,常规针刺大椎、心俞、肝俞、肾俞、肺俞,脾俞穴,在患者色斑面积处快速点刺,进针深度约0.1mm,快速入针快速出针,隔日一次,若病情久者,可于大椎穴位放血拔罐。针刺治疗20天。

临床疗效 本组共28例,显效 17 例,有效 9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92.85%。

资料来源 李绕芳,陈朋雁.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95.

按语 中医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肝喜阴而用阳,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其实就是阴阳失调,任督不通。其认为黄褐斑是由于女性气血不足、肾阴精亏、心肝失养、脾胃湿热引起的,对肝俞、肾俞、肺俞等部位进行针刺,可帮助患者气血通畅、阴阳平衡,加快色斑消退速度,联合局部多针点刺方式,可显著改善患部血液循环,提升治疗效果。

第三方

处方 肺俞、膈俞、斑块局部区域。

刺灸方法 嘱患者仰卧,操作部位常规消毒,以颜色最深处为中心,采用美容针浅刺、散刺。取三棱针垂直点刺肺俞、膈俞,后用清洁玻璃罐拔吸,注意灌沿应避开出血孔,留罐时间约 10分钟,观察出血情况。每2天一次,连续治疗3个月。

临床疗效 本组共40例,痊愈15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

资料来源 王彩霞,郭建红,殷振海,等.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224-229.

按语 本方针对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中医称为“肝斑”,古代认为肝斑与肝脏功能失调以及经脉失养联系密切,多因患者饮食不规律或者妊娠等因素引起气滞血瘀。有研究提出,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与常人相比差异显著,患者体中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导致末梢组织供血具有难度,长时间缺血缺氧,引起自由基大量产生。从中医角度而言,导致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病因是气滞血瘀,脉络受阻。刺络放血拔罐疗法主要作用机制便是活血化瘀,通络行气,

0
分享到:
没有账号?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