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肌表邪热,宜先用干葛,后用柴胡。干葛即葛根,味辛甘性凉,归脾、胃经。功能发汗解肌退热。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功能和解表里,退肌热。这两味药均能解肌表之热,且能升举阳气,但葛根常用于治疗项背强痛的阳明经表证;柴胡常用于治疗寒热往来的少阳证。故肌表热症,应先用葛根,后用柴胡。此外,葛根还能透发麻疹,生津止渴,止泻,同治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泄热痢,脾虚泄泻;柴胡还有疏肝解郁、截疟的作用,用治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及疟疾寒热。
治外感病的一般常规,应先阳明后少阳,如尚未见到少阳的主症(如口苦、胁满、往来寒热等),应先用葛根,不能先用柴胡,所以说干葛先而柴胡次之。
【用量】葛根10~15g。柴胡3~10g。
【用法】煎服或入丸散。葛根退热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柴胡和解退热宜生用,疏肝解郁宜醋炙用,骨蒸劳热当用鳖血拌炒。
【注意事项】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者,二药均当慎用。
【配伍】葛根配升麻,有解肌透疹的作用,治麻疹初起疹出不畅;配山药,健脾生津,治热病腹泻伤津及脾虚泄泻;配黄连,清热止泻,治湿热痢疾;配白术,健脾止泻,治脾虚泄泻。配黄连,清热止泻,治湿热痢疾;配白术,健脾止泻,治脾虚泄泻。
柴胡配黄芩,有和解少阳邪热的作用,治外感疾病邪在半表半里,寒热往来;配白芍,疏肝和血止痛,治肝郁头晕,胸胁疼痛及月经不调;配枳壳,和肝脾、理气机,治胸胁满闷、腹痛、大便不调;配青皮,疏肝理气,治肝经气滞的疼痛。
【附方】1.葛根汤(《伤寒论》)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
葛根12g,麻黄、生姜各10g,桂枝、炙甘草、芍药各6g,大枣12枚。水煎服。
2.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治太阳、阳明合病,头目眼眶痛,鼻干不眠,恶寒无汗,脉微洪。
柴胡9g,葛根12g,甘草3g,黄芩9g,羌活5g,白芷5g,芍药9g,桔梗3g,石膏24g(先煎),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3.小柴胡汤(《伤寒论》)治少阳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及妇人热入血室,暮则谵语,或疟发寒热等症。
柴胡12g,黄芩、人参、炙甘草、生姜、制半夏各9g,大枣12枚。水煎去渣,分3 次服,每日 3 次。
【按】柴胡与葛根均能发散表邪,升举阳气,常用于感冒表热和清阳下陷之证。柴胡长于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善升肝胆之阳气;葛根长于解阳明肌肤之热,兼治项背强痛,善升阳明脾胃之清阳。柴胡能疏肝解郁,可配补气药升阳举陷,但不似葛根有生津止渴之功;葛根能升发胃阳,而有生津止渴、止泄之能,但无柴胡之疏肝解郁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