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面瘫经验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㖞斜为主症的病证,又称口眼㖞斜。

面瘫的发生多因身体劳累,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于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口眼㖞斜。主要临床表现为起病突然,患侧眼裂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患侧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低并向健侧牵引。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经炎。最常见的是茎乳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亦称贝尔麻痹。若耳内外、乳突部发生剧烈疼痛,外耳道或鼓膜上出现带状疱疹则称为亨特综合征。亨特综合征主要损害膝状神经节,大多数患者在罹患早期已出现茎乳孔和面神经管内神经髓鞘或神经纤维变性,肌电图常有电变性反应,可见失神经反应和神经传导速度异常,临床疗效较贝尔麻痹差。故面神经麻痹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对其预后转归十分重要。

学习管正斋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针对不同的病程阶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①发病期:开始发病至10天内,病情尚未稳定,临床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宜双侧取穴,患侧取穴宜少。基本处方:太阳、阳白、地仓、颊车、合谷、足三里。以浅刺为主,手法宜轻补,留针15~20分钟,风寒性患侧面部经穴可酌情配合艾条雀啄灸10 分钟,不宜重灸。

②稳定期:病情相对稳定,时间在发病 10~15天。双侧取穴,基本处方酌情加取风池、迎香、四白、丝竹空、攒竹。患侧行补法,健侧行平补平泻法。风寒型患侧艾条雀啄灸 15 分钟。

③恢复期:在发病后15~25 天。双侧取穴,可根据病变部位适当增加配穴,如下关、颧髎、下睛明、人中、承浆。患侧行补法,健侧平补平泻法。

④后遗症期:患病1月后尚未恢复,即有可能转为后遗症期。治疗可采用双侧取穴,行平补平泻手法。患侧无须施灸,如患侧面部刺激过频、过强,较易出现口眼联动症或面肌痉挛。

罹患本病应及早进行针灸治疗,大多数患者可在1个月左右治愈。在治疗同时,为保护患侧眼球,防止其干燥及感染,可点消炎眼药水,或戴眼罩保护。如早期治疗不当,或病情重,病程长的患者也有部分不能痊愈,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0
分享到:
没有账号? 忘记密码?